專訪三

談靈性道路和知見--------
我早期接觸宗教是因為我的成長背景。小時候我看到有人過世就覺得很痛苦,好像我自家人死掉那樣,當我看到別人為了窮困受苦時,我就想將來要賺錢幫助所有人,當時,我並不曉得這是我對家庭的「粘連」所投射出去的。

由於從小就有這種傾向,我比較會思考人生問題。我看過些許經典和哲學方面的書籍,頭腦的觀念很強、很多,可是我只有觀念,並不知道如何跟內在共處,對內在的感覺一無所知。當內在的感覺突來時,我會覺得活不下去,覺得世界非常悲苦;為了不去感覺這分悲苦,我於是切斷了感覺。雖然我的頭腦要修行成道、要助人,可是由於不願碰觸內在的悲苦,當然無法從悲苦裡真正走出來,再怎麼修還是沒辦法幫助別人,因為只要一觸動我的悲苦,我就逃掉不願給出,所以我一直給不出來。

基本上,靈性道路和知見是互通的,只是知見多了一個,敎我們如何跟自己內在感覺、痛苦在一起而不逃掉。不管在怎麼痛苦、憤怒,我都去接納它:到底是什麼事情讓我憤怒?我對這件事的看法哪裡出了錯?如果我在忌妒,我不再像以前,找觀念告訴自己「不要忌妒別人,因為人人都是佛。」我不再找觀念逃掉了,而是去感覺我為什麼在忌妒?去承認「我就是在忌妒,而且很忌妒。」去觀照到底是什麼使我這麼忌妒?到底我相信了自己什麼,才忌妒地要抓狂?以前我用「情慾是苦海,輪迴是根」或是金剛經的觀念來破除自己對情愛的執著,可是永遠破不了,因為我老是看到我內在這麼需要伴侶來滿足我、愛我。現在,我不再用觀念逃避,而是去覺察為什麼我這麼需要他來愛?為什麼我對他有這麼深的依賴和渴求?我就這樣一步步走出來。

最深的體認---------
我現在最深的體認是:「所有外在的分裂與問題,都是自己內在的分裂。所有跟外在的距離,就是自己和內在的距離,因為無法和自己完整在一起,也就無法跟自己融洽相處,因而幻化出人際關係的分裂,還有跟人群的距離。」

如果我的人際關係出了問題,首先要感激的是在這問題裡的人物,因為是他們幫助我把內在失去、分裂的部分整合的契機。在這契機裡,如果我願意為自己生命負責,我可以很輕易去愛人,輕易地從人際關係的束縛裡掙脫出來,往生命的深層走,帶著更大的信任前往未知的道路。我以過去的一個體認為例子來說明:我有位老學員自己成立工作坊,對我一群上過一、兩期的學員造謠,批評我和羅慶的教法。結果,這群原本已經報名參加工作坊課程的學員,通通過去參加他新成立的工作坊。後來當我知道原委時,我非常憤怒,因為這是我一生做大的忌諱,我是個有「競爭僻」的人,以前非常愛跟人家競爭比較,這件事對我而言,好像眾叛親離,想到過去對這位老學員的付出,就感到無比憤慨,甚至升起一股相當深層的恐懼,覺得必須離開羅慶、離開所有人,才不會再受到傷害而被反咬一口。我掉入很深的動力中,越來越退縮。

經過三天,我的頭腦開始要我去「原諒」他們,但是內心卻一點也不願意。我想打電話罵他們忘恩負義,不懂得知恩圖報,內在的聲音很多。我覺得好累、頭很痛,而且分裂的很厲害。累到極點時,我甚至告訴自己「不要再教知見了,人太複雜,沒辦法相處的。」結果就在那一刻,我突然悟到:「不是人難相處,是自己跟自己的內在難相處!」因為自己內在有很深的無價值和孤單,只好對學員好以獲取溫暖,、滿足和尊重。也因為這份無價值感,而喜歡競爭比較、忌諱自己的學員被挖角。這種羞辱感雖然是我生命中的大創傷,卻和這些人無關,是我沒辦法跟自己的無價值共處。此外,我也覺察到,我一出生就不相信別人。我的成長背景使我從小就感到活下去的困難,這種眾叛親離的感覺使我不想與人為伍。於是,我當下領悟,他們只是一個因緣,讓我看到內在的分裂,目的是要將我分裂加以圓融。當我悟到這點時,開始能真心原諒他們並選擇放下,也因此贏回自己的能量。

在這過程裡,我蠻感謝他們的,因為這些人是來告訴我,我拋棄了內在不願接納的部份,也難怪縱使我身上散發這麼多正義的氣質,內在還是充滿批判。最近我發現,以前我覺得有些人充滿是非,總是製造混亂,我根本不想與他們為伍,後來我接納自己的批判的部份時,我可以這麼輕易的愛他們。以前我不願意承認我內在的批判、忌妒與軟弱,反而幻化出我是個追求正義、很有愛的人,事實上我的內在兩極化,分裂了,所以看到有類似特質的人會感到非常厭惡,事實上,我是厭惡我自己。

我很清楚,接納自己後會更愛自己,如果我沒辦法輕易自在的跟人相處,表示內在還有很多分裂是我不接納的,所以我必須從人際關係裡想逃避、想推開的感覺裡處理,因為我選擇在人際關係裡優遊自在。當我能做到優遊自在,不再透過競爭比較來證明自己的偉大,也不再透過表現來證明生命的美好,不再推開別人,我知道我可以非常享受生命,這就是我現在追求的目標。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