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訪二

決定開工作坊的經過--------
我從事保險業差不多十二、三年,事實上我談保險時只提重點,大部份人都談人生,因為我的客戶多半為男客戶,他們把注意力放在追求金錢和事業,在某方面來說心靈很空虛,所以很喜歡跟我談有關靈性與生命的話題,只要有煩惱都找我,而我在這方面也很在行,早就潛藏這種跡象。雖然這樣,當時我卻沒想到要開工作坊,想的還是怎麼賺大錢、升營業處經理,我還抱著發財夢、事業夢、根本沒想到會走上這條路。

不過在我學佛的過程中,有很多師父要剃我這個頭,說我是出家命。我有好幾次差點就被剃頭,但就是剃不成,好像那不是我要走的路,我還有那麼多慾望沒滿足,似乎沒辦法甘願在佛堂上念經。
就這樣,在靈性和物質的掙扎間一路走過來,直到開工作坊前一年,我發現一個現象:以前我做保險,一談就成,可說是相當輕鬆容易,可是當時我的頭腦想談,身體卻動不了,總是找理由拖延。因為那時內在已經有一個聲音叫我去開工作坊,只是我一直不願意,企圖在保險業找理由:我可以為客戶服務,把知見傳給我的客戶,我企圖讓自己相信我應該在保險業待下去。

我的內心相當煎熬、衝突,冥冥之中知道自己被召喚開工作坊,可是許多懷疑的聲音響起:萬一學生挑戰我怎麼辦?很多個怎麼辦,使我這樣拖了一年,保險做不成,工作坊也沒開。陷入那種膠著的狀況是我有越多的恐懼,就好像被召喚跳入大海,還要相信它會安全的把你帶到彼岸,可是跳下去的信念卻是那麼難,我就跟這個恐懼掙扎了一年多。

在這個過程中,孟老師曾提醒我:是我前輩子自己承諾要來人世間,如果我不去把承諾圓滿,要達到開悟的境界根本辦不到。其實,我知道自己曾做過承諾,特別是在弟弟過世時,加上過去那麼多人說我是追求真理道路的人,所以,我的內在升起一個念頭:「為了開悟成道,我要開工作坊。」我當時對成道有很大的渴望,最重要我弟弟的過程讓我覺得:如果我當時願意傾聽他的內在,或許他根本不會選擇死亡來逃掉;而他的死也讓我覺得:該是走自己道路的時候了。到最後,我知道自己沒辦法再拖下去了,因為保險也實在做不下去了,儘管客戶這麼支持。於是我告訴我自己:「好,老天,我就下去開。」

開工作坊--------
我剛開始開工作坊時,看到學員有什麼痛苦就想幫他們帶走,但這樣卻給我很大壓力,甚至覺得自己沒資格開工作坊,因為我帶不走他們的痛苦。其實我當時是在跟這些痛苦對抗,後來才去覺察這份痛,因為我知道真要服務人群,非處理這些痛不可。最後,我覺察到那是我對家庭粘連的痛苦。我看到每個過程都是一種召喚,要我放下對家庭的粘連和罪惡感,這是我開工作坊的過程中成長的體悟。

由於我有禪修基礎,加上自己的體會,並和加拿大所學融會貫通,又好像老天在冥冥之中引導我,於是自創一格教人家洞察、覺察,所以教出來的學生各個洞察力、覺察力都很高。我的方法是從「念頭」切入,再引導人去探索這個念頭的根源。比方說,我有個學員對一位同事有很大的抗拒,看他老愛斤斤計較,感到非常不屑,他來找我諮商時,我就問他:為什麼會覺得不屑,這念頭是怎麼跑出來的?是什麼道理、什麼感覺讓你對這人說出「不屑」這句話?我就這樣引導他去觀照內在的感覺。當一步步抽絲剝繭帶他到達問題核心時,他終於找到,因為小時候家裡很窮,媽媽總是精打細算、斤斤計較是很可恥的,因為他覺得貧窮是一種羞恥。在這個家庭動力裡,由於他沒有寬恕媽媽,不了解媽媽的痛苦,以致他賺到的錢常常花光光,賺了卻存不住,因為他對母親帶著批判,而且不諒解她,所以失去了金錢的豐富。

談知見---------
如今對我來講,「知見」就是覺知,因為所有外在幻化出來的都是你內在的投射。。通常我們內在的障礙會透過人際關係、金錢和事業幻化出來,如果你外在不圓滿,只能從內在去處理,因為內外會相互呼應。如果從事情發生的當下去看到幻化的根源,看到不僅是對方,原來你的內在也在這事件裡參了一腳,而為自己的生命絕對負責,去選擇愛與信任、寬恕,不再依賴外在任何人,生命的圓融度就回來了。這是我自己對知見的詮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