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因就是果

一個中年女人來找我,她說:「我做這麼多,沒有人感激我,沒有人在乎我,我好怨喔!覺得一切都沒有意義。」我問她:「誰叫妳做那麼多?」她說:「沒有人叫我做,而是我覺得我應該做。」我說:「沒有人叫妳做,妳自動做,妳的目的何在?妳透過做想要什麼?如果妳不做,那又如何呢?」她想了一下說:「我做是要他們重視我,讓我覺得我是被需要的,如果我不做,我有罪惡感,我害怕別人說我懶、自私,會不理我。」我回答:「妳看,妳自己先認為自己不重要,不會被愛,所以不管妳做什麼,結果還是覺得自己不重要、不被欣賞感激,所以一開始就注定了結果。一個自認為無價值的人,在思考如何得到價值,得到的就是無價值的果。」

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在反應過去的經驗,那個女人在小時候相信,如果做她高興的事,長輩會說她自私,且不會被愛,要被愛,就要做別人要她做的,才能得到愛,而她一直抱著這小時候的信念系統活到現在,從不質疑是否合不合時宜,是否也該放下這種信念,所以始終覺得不被愛。

起因就是果,無價值的人,終日在思考如何得到價值。如果只是為了要得到別人給她的愛而做,仍然還是無價值的果。如果我們對自己有自愛,所有做為只為愛,如何又會為愛所傷呢?是因初發的心是一顆無價值、不被愛的心,當然得到的果也是如此。
你要選擇以愛自己為初發心,或是仍然停留在慣有的信念裏?